常言道:“咬得菜根,百事可做。”菜根,初嘗索然無味,細細品味,竟如潤水溪流于口。明代道人洪應明所著的《菜根譚》正是這樣一本讓人讀完回味無窮的書。
《菜根譚》融儒、道、釋三家思想為一體,上至治國、平天下,下至修身、齊家,人世中的大道無所不包。讀這本書必須在深夜孤燈之下,沏一壺清茶,心無雜念,用心去體味書上的每一句話,方能重溫人間已被遺忘的閑趣,尋找修身養(yǎng)性的方法、待人處事的準則,學會達觀人生。
《菜根譚》中許多語錄體現(xiàn)出了儒家關注人世的情懷。比如“人心一真,便霜可飛,城可隕,金石可貫。”這告訴人們無論做什么事,都要懷著一顆真誠之心,這樣才能“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”。還有“天地有萬古,此身不再得;人生之百年,此日最易過。”這告誡我們人生短暫,要珍惜生命,積極投身社會,不可虛度光陰。
《菜根譚》還融入了道家超然于情的思想。 “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,便可脫凡;放得道德仁義下,才可入圣。”這句話和莊子的 “至人無己,神人無功,圣人無名”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如今有許多人整日為了名利不停地奔波,卻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需要什么。當我們身處世間的喧囂嘈雜,紛紛擾擾地追求,又往往是一無所得。 《菜根譚》告訴我們“志從淡泊來”、 “利毋居前,德毋居后”,人生在世,名利只是過眼云煙,它們不會給人帶來真正的幸福,反而會使人身心疲憊,在喧囂中迷失自我,所以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淡然、達觀的生活態(tài)度,努力提高自身修養(yǎng),真正做到 “寵辱不驚,閑看庭前花開花落;去留無意,漫隨天外云卷云舒。”這樣的人生才會充滿幸福和快樂。
總之,《菜根譚》正是把儒家的“入世”和道家的“出世”結合在一起,既讓人又積極面對人生的態(tài)度,又讓人又超然于名利的情懷。初讀《菜根譚》,似雜亂無章、充滿矛盾,用心體會,又見其中蘊含著哲學的思辨與智慧。佛家講求一個“悟”字,讀書如此,人生更亦如此,一本《菜根譚》,可以化解積煩,滌蕩心靈,讓我們在其中感悟生活,品味人生。 (吳雙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