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纖云弄巧,飛星傳恨,銀漢迢迢暗度。金風玉露一相逢,便勝卻人間無數(shù)。”古往今來,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總會被文人墨客賦予獨特的意象,留下無數(shù)膾炙人口的詩句,七夕節(jié)便是其中最浪漫的一個。
七夕節(jié)是中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最早有載于西漢,鼎盛于宋代。它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一,被賦予浪漫色彩并流傳上千年,這與“牛郎織女”七夕相會的故事密不可分。
相傳,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,每天在天宮給天空織彩霞。她厭煩了這樣枯燥的生活,就偷偷下到凡間,嫁給了河西的牛郎,過上了男耕女織的生活。被此事惹怒的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,牛郎用扁擔挑著一雙兒女追上天宮。王母娘娘拔下金簪,在二人之間劃出一條天河,只允許他們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相會一次。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。每到七月初七這天,無數(shù)喜鵲飛來,架起一座跨越天河的鵲橋,讓牛郎織女得以相會。
這個被寄予了古人對自由愛情向往與渴望的美麗傳說,其實源于中國古代的星宿文化,是人們對自然天象崇拜的表現(xiàn)。
每年進入夏季后,由織女、牛郎和天津四這三顆恒星組成的一個近似直角的三角形,便會出現(xiàn)在天空中。銀河從這個三角形里向外延伸,橫貫南北,牛郎星與織女星分處銀河兩岸。織女星是孤孤單單的一顆,而牛郎星則與前后兩顆稍暗的星排成一條直線,仿佛傳說中的牛郎用扁擔挑著一雙兒女。這個奇特的天文現(xiàn)象便是“牛郎織女”七夕相會故事的源頭。
七夕的傳說除了“牛郎織女”的故事,還有神話中的女神婺女星。民間稱之為七姐、天仙娘娘。七夕節(jié)最重要的習俗之一“乞巧”,便源于七月七日她的誕辰那天婦女們進行的祭祀祈福、技藝展示活動。西漢劉歆所著的《西京雜記》中就有“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”的記載,這便是現(xiàn)存文獻中關于乞巧習俗最早的記載。
此后歷代,這一習俗愈加普遍。唐朝詩人林杰依此情景寫下了“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盡紅絲幾萬條”的詩句。宋代時,七夕節(jié)更被定為節(jié)日,七夕節(jié)的節(jié)日氣氛達到頂峰,在京城中還設置有專賣乞巧物品的“乞巧市”。至明清時,乞巧的習俗又發(fā)展出“投針驗巧”的形式。近代的穿針引線、蒸巧饃饃、烙巧果子、生巧芽以及用面塑、剪紙、彩繡等形式做成裝飾品等,其實也都是乞巧風俗的延伸。
又逢七月初七,愿天下有情人在傳統(tǒng)文化的意境與韻味中,體會流傳千年的中式浪漫。
□柏樺
責任編輯:白子璐
關注公眾號,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