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羅錦高
韓峪中學位于韓峪溝川道口,韓峪為秦嶺七十二峪之一。學校處在山區(qū)塬區(qū)和平原區(qū)的交界地帶,西與浐灞相鄰,與塬上的秦東陵相距五六里路。
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,不足百米長的黃土街只有中學、商店、衛(wèi)生院、鄉(xiāng)政府和獸醫(yī)站五個單位。學校南隔墻外是獸醫(yī)站院子,時有牲口糞便味飄過來。校門口有一條砂石馬路,通向洪慶朝陽儀器廠。校園四周都是土夯圍墻,三面墻外連著大片麥地,麥地邊沿是零散的村莊人家?此朴行┗臎,但大多來自山上塬區(qū)、窯洞院落的子弟給學校帶來了人氣和生機。學校有初一到初三年級的學生,只有三排校舍,后來學校擴建了一排校舍,都是磚瓦結構,比當?shù)赜行┬W土坯墻、茅草屋強多了。
校內(nèi)有三十來個教職工,多半是民辦教師,為教學工作的主力。課余時間還得回家種地,打理莊稼。我暗自欽佩他們樸實敬業(yè)、勤快勞作的美德。每到飯點,公辦教師都在大灶上打飯,而家住學校附近的民辦老師就步行或騎車回家吃飯,路遠的就在房子門口搭個蜂窩煤爐子熬飯。熬的都是玉米糝子稀飯,吃的是麥面與玉米面和在一起蒸的饃饃,以蘿卜或芥菜疙瘩就飯,打發(fā)一日兩餐。他們的日子過得如此清苦,讓我常常想起魯迅的那句話:“吃的是草,擠出的是牛奶,血!”他們兢兢業(yè)業(yè)教育、教學的奉獻精神,其價值已遠遠高于牛奶和血了。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,幸逢好政策,天道酬勤,順遂人愿,他們先后都轉成了公辦教師。
一進學校大門,左側有一口深水井,全校師生就靠這口井水炊灶飲用,由一位臨時工負責擔水、燒水。一到放學,學生們便蜂擁到燒水灶臺,舀一瓷缸開水泡饃就咸菜吃。他們邊吃邊靠墻曬太陽,靜靜地聆聽廣播《夜幕下的哈爾濱》《說岳全傳》,個個感到莫大的喜悅和滿足。那時的課余生活,除了打籃球、羽毛球,就是聽廣播了。
到了周末,學生放學早。我們幾個青年教師用過餐就到塬上坡地四處溜達。那些地窯或崖底明窯人家,尤其引起我的興趣。因為我是南方人,樂意感受這黃土高坡上特有的建筑和農(nóng)家氣息。村民世世代代就把這片薄地當作生產(chǎn)、生活的樂園。
1983年夏,幾場陰雨持續(xù)一個多月,學校四周圍墻泡軟了,豁開許多參差不齊的口子。這年冬,學校照顧我結婚,把原本相隔半間的屋子打通為一間,成為我的婚房,處在學校最后一排校舍。一到周末,住在后排校舍的老師都回家了,有家眷的幾個老師住在學校前面,中間相距三排教室,后面的校舍就顯得異?諘缍钠АA钊诵牢康氖,到九十年代,趕上普九教育好光景,西安周邊地區(qū)中小學,投入大量資金修繕或重建危舊校舍,教育教學環(huán)境大為改善。
責任編輯:白子璐
關注公眾號,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
陜工網(wǎng)——陜西工人報 © 2018 sxworker.com. 地址:西安市蓮湖路239號 聯(lián)系電話:029-87344649 E-mail:sxworker@126.com
陜ICP備17000697號 陜公網(wǎng)安備61010402000820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5陜工網(wǎng) 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鏡像 網(wǎng)站圖文若涉及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