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這大半生沒什么愛好,業(yè)余時間就愛寫點小文章,于是結交了不少文友,相互交流寫作經(jīng)驗,相互鼓勵扶持進步。張彥梅便是這些文友中的一個。
初識張彥梅是在多年前的一次媒體征文比賽頒獎會上。我和她都獲得了二等獎,頒獎前我們坐在一起。她個子不高,內(nèi)斂文靜,給人一種柔弱的感覺。寒暄中,問一句答一句,像個害羞的小姑娘,但臉上卻始終洋溢著和善的笑容。在隨后的交往中,得知她是20世紀70年代的人,也是忙里偷閑,利用業(yè)余時間寫點東西。
后來,在各種文學活動中,我常常能見到她,她總是并不顯眼的那一個。坐車時,她往往選擇最后一排;聚餐時,她肯定坐在最里面一桌。人多的時候,她喜歡靜靜地待在不顯眼的一側(cè),聽人們高談闊論。她不喜歡熱鬧,卻善于思考。
前段時間,她給我送來了她的散文集《生命的回聲》打印稿,讓我偷閑瀏覽一下,說這本集子所收錄的70余篇文稿大多是近年來在報刊發(fā)表過的,準備出一本書與親朋好友分享。我驚嘆于她的成績,更敬佩她的努力。我知道她在工作單位是一名財務人員,工作忙事情多,但她還能如此靜下心來游走于文字之間,書寫心中感想,而且成果累累,這說明她對文學有多么熱愛。
寫作,其實就是探尋生活真相的過程。她的散文多是現(xiàn)實或生活情感的經(jīng)歷,或山水寄情,或借物抒懷,或生活感悟。無論記事或抒情,都建立在唯美這個基調(diào)上。她善于選取普通與熟悉的事物書寫,她的文字里除了故事還有人生。《生活的修補手》里鞋匠師傅“這一針一線縫補的是生活的蒼涼和辛酸,也或許是在縫補一段往事,延續(xù)一份情感。”《生命中的微光》里擺地攤的老奶奶“將一個人內(nèi)心的孤苦都化作了面孔上的慈祥”。我既震撼于她纖巧文弱身體里所蘊含的靈秀與堅強,更感動于文章字里行間所注入的心靈感悟與不羈的神思。
讀她的散文,總會讓人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,總會看到她對生活樂觀地接受。她不是那種哀怨、愁怨或抱怨的寫作者,她的文字總是溫暖、積極和向上的。讀之如清風拂面,念之若溪水潺潺,閱讀過程中常常使人忘記文字所講的內(nèi)容,而不自覺地徜徉在柔美的文字里。
彥梅的文字情深意長,誠懇真摯。她的散文除了文字本身的表達,更重要的是隱藏在文字背后的厚重與智慧。她在《春野》里寫道:“人生從來亦非一蹴而就。順境、逆境,于九曲回腸間錚錚地活下來,方見得蒸蒸氣象。”在《冬日花開不唯梅》里,她說:“在這人情冷暖的世上,坎坷和逆境,打擊和挫折,也可以是一種積極的宿命。”能寫出這些文字的人,心底一定是善良的。
真正能寫好散文的人該是有情的人。“情感”是所有寫作者的發(fā)動機,散文之于寫作者,必是一趟交付情感的旅程。其心靈要充滿人世間博大的仁愛與悲憫,對筆下的每個人都懷著深摯之情。事實上,散文創(chuàng)作作為個人精神的實現(xiàn)形式,她借此攀緣到生命的高地,在心靈的星辰照耀下,于蒼茫塵埃里開出了屬于自己的花朵。
彥梅是一位很有才情的女子,她對人生、對社會有一種近乎徹悟的理解。她說,寫作是一種修行,寫作的過程,就是耐得寂寞的過程,就是勤能補拙的過程,就是讓一顆心變得更溫和的過程。彥梅的善良、真誠,讓她的文字多了一份樸素,多了一份赤誠。
追趕太陽的人,永遠不會停下前行的腳步,但愿彥梅在她詩情的歲月里有更多的佳作問世。□馮兆龍
責任編輯:白子璐
關注公眾號,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
陜工網(wǎng)——陜西工人報 © 2018 sxworker.com. 地址:西安市蓮湖路239號 聯(lián)系電話:029-87344649 E-mail:sxworker@126.com
陜ICP備17000697號 陜公網(wǎng)安備61010402000820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5陜工網(wǎng) 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不得轉(zhuǎn)載或鏡像 網(wǎng)站圖文若涉及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