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(jù)《新華每日電訊》報道,浙江省探索“親民政治”,省委主要領導專程到某市接待群眾來訪,一天之內(nèi)接待了267批492人次的群眾,其中當場解決、交辦群眾上訪問題206批378人次。讀了這條新聞,真的想為浙江省的領導同志叫一聲"好!",真的替那個地方的老百姓高興。
從上述數(shù)字分析,上訪群眾大多數(shù)是有道理的,上訪的問題大多數(shù)也是可以解決的。浙江省的領導干部不但在短時間內(nèi)解答了群眾的問題、緩解了矛盾,而且也看到了存在于干部和群眾中的真實情況,推出了一項實踐“執(zhí)政為民”政治理念的實際措施。
在為浙江省叫好的同時,人們也有疑問:在黨委和政府中,早就設置了專門接待群眾來訪的職能部門,有的叫信訪局,有的叫信訪辦。這些部門都有正式干部編制,都有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。平時,他們就要代表領導機關(guān)認真接待群眾的來訪,按照法律和政策的規(guī)定協(xié)調(diào)解決群眾的問題。為什么群眾反映的問題他們處理不了呢?為什么那么多的上訪,領導干部一天之內(nèi)就能解決,他們不能呢?
群眾利益無小事。領導干部接待群眾上訪,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,是其工作之“題”中應有之義。但是,要求領導專門去負責群眾來訪,卻是不切實際的。因為任何工作都有分工,況且已經(jīng)設立了專職的信訪部門,這些部門就應該認真地負起應負的責任。群眾的上訪無人接待,反映的問題久拖不決,就是職能部門的失職。
當然,把責任全部推給信訪部門,也有失公允。因為信訪部門的權(quán)力有限,手段也有限,許多問題的解決,還要依靠其他各有關(guān)部門互相配合。信訪部門不可能什么問題都“一攬子”解決。
那么,群眾反映的問題就只能依靠“親民政治”,即領導干部偶爾下基層去解決嗎?非也。最近看到國家信訪局的一份工作新思路,給人諸多啟發(fā)。國家信訪局黨組提出,要從加強黨的執(zhí)政能力建設高度認識信訪工作的重要性;要用科學的發(fā)展觀指導信訪工作實際,要把工作的出發(fā)點和立足點放在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上;要暢通信訪渠道,依法維護信訪秩序;要建立信訪長效機制,建設一流班子、帶出一流隊伍……這說明,信訪工作不是不能作為,而是大有作為。只要把信訪工作與加強黨的執(zhí)政能力聯(lián)系起來,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掛在心里,辦法總會有的,效果也會有的,上訪——這個群眾反映問題的特殊形式,也會逐漸在社會上隱退。 ■怒航